余观二人作诗论月石,月在天上,
译文: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注释: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石在山下,安得石上有月迹。
译文: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注释: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至矣欧阳公,知不可诘不竟述,
译文: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注释: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欲使来者默自释。苏子苦豪迈,
译文: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注释: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何用强引犀角蚌蛤巧擘析。犀蛤动活有情想,
译文: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注释:“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石无情想已非的。吾谓此石之迹虽似月,
译文: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注释: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不能行天成纪历。曾无纤毫光,
译文:参考资料:
不若灯照夕。徒为顽璞一片圆,
译文: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温润又不似圭璧。乃有桂树独扶疏,
常娥玉兔了莫觅。无此等物岂可灵,
秖以为屏安足惜。吾嗟才薄不复咏,
略评二诗庶有益。
读月石屏诗。宋代。梅尧臣。 余观二人作诗论月石,月在天上,石在山下,安得石上有月迹。至矣欧阳公,知不可诘不竟述,欲使来者默自释。苏子苦豪迈,何用强引犀角蚌蛤巧擘析。犀蛤动活有情想,石无情想已非的。吾谓此石之迹虽似月,不能行天成纪历。曾无纤毫光,不若灯照夕。徒为顽璞一片圆,温润又不似圭璧。乃有桂树独扶疏,常娥玉兔了莫觅。无此等物岂可灵,秖以为屏安足惜。吾嗟才薄不复咏,略评二诗庶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