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滂的诗全集
- 121、《玉楼春(立春日)》
小园半夜东风转。吹皱冰池云母面。晓披阊阖见朝阳,知向碧阶添几线。小烟弄柳晴先暖。残雪禁梅香尚浅。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
- 122、《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 123、《玉楼春(赠孙守公素)》
三衢太守文章伯。七月政成如戏剧。坐中咳唾落珠玑,笔下神明飞霹雳。才高莫恨溪山窄。且与燕公添秀发。风流前辈渐无多,好在魏公门下客。
- 124、《玉楼春(戊寅重阳,病中不饮,惟煎小云团一杯,荐以菊花)》
西风吹冷沈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 125、《踏莎行(追往事)》
芳气霏微,薄衣料峭。何人正倚桃花笑。流红不出武陵溪,这回空与春风到。尊俎全稀,风情终较。安仁老也谁知道。碧云无信失秦楼,旧时明月犹相照。
- 126、《踏莎行(中秋玩月)》
碧树阴圆,绿阶露满。金波潋滟堆瑶盏。行云会事不飞来,长空一片琉璃浅。玉燕钗寒,藕丝袖冷。只应未倚阑干遍。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
- 127、《踏莎行(早春即事)》
阶影红迟,柳苞黄遍。纤云弄日阴晴半。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凤绣犹重,鸭炉长暖。屏山翠入江南远。醉轻梦短枕闲欹,绿窗窈窕风光转。
- 128、《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副能守得春来到。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粉凝酥寒,云房睡觉。胭脂也不添些小。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
- 129、《踏莎行·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 130、《踏莎行(会宗园初见梅花)》
映竹幽妍,临池娟靓。芳苞先暖香初娠。南枝微弄雪精神,东君早寄春音信。奔月仙标,乘烟远韵。玉台粉点和酥凝。从来清瘦可禁寒,为谁早把霞衣褪。
- 131、《踏莎行(蜡梅)》
粟玉玲珑,雍酥浮动。芳跗染得胭脂重。风前兰麝作香寒,枝头烟雪和春冻。蜂翅初开,蜜房香弄。佳人寒睡愁和梦。鹅黄衫子茜罗裙,风流不与江梅共。
- 132、《踏莎行(陈兴宗夜集,俾爱姬出幕)》
天质婵娟,妆光荡漾。御酥做出花模样。夭桃繁杏本妖妍,文鸳彩凤能偎傍。艾绿浓香,鹅黄新酿。缘云清切歌声上。夜寒不近绣芙蓉,醉中只觉春相向。
- 133、《摊声浣溪沙(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
日照门前千万峰。晴飙先扫冻云空。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
- 134、《摊声浣溪沙》
窗倚目。适二柳当前,使君命伐之,霍然遂得众山之妙日转堂阴一线添。使君和气作春妍。只有北山轻带雪,见丰年。残月夜来收不尽,行云早起更留连。急翦垂杨迎秀色,到窗前。
- 135、《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
雨色流香绕坐中。映阶疏竹一丛丛。不奈晚来萧瑟意,子猷风。潋滟满倾金凿落,淋漓从湿绣芙蓉。吸尽百川天上去,看长虹。
- 136、《满庭芳(夏曲)》
烁石炎曦,过云急雨,院落槐午阴清。藕花开遍,绿细一池萍。槽下真珠溜溜,龙团破、河朔余酲。阑干外,梧桐叶底,金井辘轳声。盈盈。开雾帐,珊瑚连枕,云母围屏。对肌肤冰雪,自有凉生。翠袖风回画扇,拂香篆、虬尾斜横。北窗晚,娟娟静色,竹影上帘旌。
- 137、《满庭芳(西园月夜赏花)》
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佳人。争插帽,已残芳树,犹缀余英。任红辞香散,蝶恨蜂瞋。醉也和春戴去,深院落、初馥炉熏。玉台畔,未教卸了,留映晚妆新。
- 138、《小重山(春雪小醉)》
门外东风糁玉尘。曲房花气蔼,博山春。小槽珠滴桂椒芬。梅蕊绽,谁共醉中闻。睡起静无人。曲屏横远翠,锦为邻。十年旧事梦如新。红蕤枕,犹暖楚峰云。
- 139、《小重山(家人生日)》
鹤舞青青雪里松。冰开龟在藻,绿蒙茸。一成不记蕊珠宫。蟠桃熟,应待几东风。玉酒紫金钟。非烟罗幕暖,宝熏秾。赠君春色腊寒中。君留取,长伴脸边红。
- 140、《小重山(宴太守张公内翰作)》
碧瓦朱甍紫翠深。玻璃屏障里,锦为城。子胥英爽海涛横。玉堂人,于此劝春耕。五月政当成。岩廊将去路,肯留行。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毛滂介绍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受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铁面御史赵抃的长房孙女,宋元丰三年(1080)随父赴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