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的诗文

是日未至云罩寺寄题以诗 其二

寸步不曾移,十方遍满时。如何参色相,除是绝思维。

泉响春前细,山皴雪后奇。三间白版阁,故我独题诗。

...

弘历朗读
()

题十二月人物画册 其十一 六月

微风细雨柳垂丝,荷芰香中语翠眉。小立船头浑不定,碧波新涨一篙时。

...

弘历朗读
()

御园暮春即事 其五

汀兰岸芷吐芳馨,漪碧偏宜近水亭。未可春园亟行乐,周书无逸每书屏。

...

弘历朗读
()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其九 四面云山

轩窗彻四面,岩谷俯千重。奚数荆关迹,堪寻佺羡踪。

林疏为风拂,峰现忽云封。策骑遵崎栈,时看白鹿逢。

...

弘历朗读
()

拟前题县名离合二首 其一

惠泉名久擅东吴,桥外烟光有若无。极目拈毫得句秀,水乡游兴几年孤。

...

弘历朗读
()

鸾举轩

何必方蓬海上寻,林泉咫尺有清音。淮南讵似东平好,鸾举无妨寄傲心。

...

弘历朗读
()

雨六首 其三

微冷有似雨意来,更畏冷过雨势回。气机已动惧复止,悯农惕息良愁哉。

...

弘历朗读
()

咏相风

长綄繫鸡羽,五两古所称。后人善增华,易以金凤形。

金凤或失重,五两或失轻。于今用绢囊,动静随风呈。

转旋利觇候,取携便行程。每因廑稼穑,恒以占阴晴。

竿头自止息,那识对者情。

...

弘历朗读
()

泛舟自西海至万寿寺 其四

禅关自是忘机处,我到禅关我并忘。柳岸舣舟因得句,谁从衲侣问真常。

...

弘历朗读
()

讨源书屋对雨 其三

问安每此传餐便,旋复畴咨引席珍。都道迩来晹雨若,持盈勖尔倍生寅。

...

弘历朗读
()

题唐人会昌九老图

簪盍车悬乐且康,引年颐志洛之阳。宛教抚迹寻崖口,不异同时睹会昌。

九老八百十六岁,一时翰墨几筵香。披图犹忆东都路,惜未曾逢履道坊。

...

弘历朗读
()

静寄山庄杂咏 其六

时向松边依绿荫,便教石上勒朱书。秋来不道吟情懒,恰有云山会起予。

...

弘历朗读
()

复闻山东得雨

东省疾苦形,时萦寤与寐。三春况无雨,更切如伤思。

迩者天心回,膏泽屡沾暨。二麦固薄收,禾黍尚可植。

此间近望霖,忧怀殊不置。去岁幸有秋,闾阎馀蓄积。

较之齐鲁间,殿屎未云至。在彼徒诚祷,讵假天龙意。

来兹正苦旱,佳音乃邮致。无言独增愁,稍慰转生愧。

...

弘历朗读
()

长清道中作 其一

雪后馀寒恋翠微,春初薄暖爱晴晖。山村曲折觇民俗,不必匆匆策六騑。

...

弘历朗读
()

玉泉山杂咏十六首 其九 写琴廊

曲折回廊致有情,槛依泻玉静中鸣。灵岩若复相衡量,响屧还嫌太艳生。

...

弘历朗读
()

是日复得诗四首 其四

好山能作云,为我倏氤氲。变幻峰增态,色空意总欣。

伊蒲何用饱,净茗一为分。小憩禅房静,青枫送秀芬。

...

弘历朗读
()

翠云堂

堂北阴森森,金源双树在。过雨翠益浓,涛翻青色海。

梧竹不敢鸣,众音之所汇。我来实九夏,九秋如我待。

旱树多回苏,枝叶曾无改。

...

弘历朗读
()

小凌河

颓垣败垒动经过,防禦当年事若何。上将生降中左所,监军坐拥小凌河。

一时成败沧桑易,千古兴亡感慨多。几许英雄淘洗尽,涛声依旧送回波。

...

弘历朗读
()

北郊斋宫即事 其一

宇静躁心排,窗虚爽气偕。百年今重葺,预日此来斋。

默验阴阳运,深探理欲荄。仆臣方苦热,嘉荫有崇槐。

...

弘历朗读
()

题吴历天池石壁图

我登鸟道华山巅,一泓天池乃俯视。设从山下望石壁,虚无应在云端拟。

乃知居高见自广,游于物内迷恶美。渔山写照即境披,评图莫若评其理。

...

弘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