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出自杜牧的《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原文赏析:
-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
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
①九峰楼:在今安徽贵池东南的九华门上。一作“九华楼”。
②百感:指内心种种复杂的情感。中:一作“衷”,指内心。
③芳草:象征贤者。即:一作“始”。
④“睫在”句:用比喻批评白居易评价不公,发现不了近在眼前的人才。长:一作“犹”。
⑤得似:能像,能比得上。张公子:指张祜。
⑥轻:作动词,轻视、蔑视的意思。 -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为友人张祜鸣不平,表达了作者对张祜怀才不遇的同情以及对白居易的不满,抒发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伤感之情。全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堪为抒情名篇。
-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出自杜牧的作品《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本文是佳句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的翻译赏析,解释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是什么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忆诗词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egushici.com/mingju/7714.html
发布于:2017-04-01,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