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出自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二》- 原文赏析: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
秋天,山明水净,夜晚已有了寒霜;树叶有的变成了深红色,有的则呈浅黄色,深红的树木在浅黄中尤其显眼。
1.入骨:犹刺骨。
2.嗾(sǒu):指使狗的声音。这里是“使”的意思。 - 《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组诗,大概作于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期。当时,刘禹锡不过三十四岁,正值人生得意之年,却被赶出了朝廷,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可贵的是,刘禹锡并没有因遭贬而一蹶不振,在万物萧条的秋天,他唱出了这两慷慨激昂的励志高歌,在众多的悲秋作品中显得与众不同、独具特色。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出自刘禹锡的作品《秋词二首·其二》,本文是佳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翻译赏析,解释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是什么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忆诗词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egushici.com/mingju/7234.html
发布于:2016-11-18,热度:1℃
关键词
刘禹锡的诗词
- 《竹枝词九首·巫峡苍苍烟雨时》
- 《竹枝词九首·城西门前滟滪堆》
- 《竹枝词九首·两岸山花似雪开》
- 《竹枝词九首·日出三竿春雾消》
- 《竹枝词九首·江上朱楼新雨晴》
- 《竹枝词九首·白帝城头春草生》
- 《赏牡丹》
- 《柳枝词(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