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因以“庐山真面目”比喻一件事物的真相或一个人的本来面目。
英what Lushan Mountain really looks——the truth about a person or a matter; one's true character as the real face of Lushan Mountain;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引庐山 、山名,位于 江西 九江市 南。语出 宋•苏轼 《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亦作“庐山面目”。 清•奚又溥 《<徐霞客游记>序》:“﹝ 李翁 ﹞痛遗文缺残,访得于 义兴 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復庐山面目。”
清•段雪亭 《<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又作“庐山真面”。 清•杨伦 《<杜诗镜铨>序》:“今之 杜 诗,汩於谬解,多有诗义本明,因解而晦,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窥知真相的事物。也作「庐山面目」。
引《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忆诗词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egushici.com/cidian/fb8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