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后以“蛇吞象”形容贪婪之甚。
后以“蛇吞象”形容贪婪之甚。
引《山海经·海内南经》:“巴 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元•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则这二攒司过似蛇吞象,再差十大户犹如插翅虎。”
例如: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传古时有巴蛇能吞食大象,经过三年,象的骨头才被吐出。见也作「巴蛇吞象」、「巴蛇食象」。
引《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身躯瘦长,而象的体形庞大,后世将这种以小吞大的情形,用来比喻人心的贪婪无度。《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梁尚宾看这场交易,尽有便宜,欢喜无限。正是:贪痴无底蛇吞象,祸福难明螳捕蝉。」
蛇吞象是一个汉语词语,曾多次出现于古文之中,意思就是一条蛇把一只大象吞了,释义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词语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忆诗词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egushici.com/cidian/8b6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