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阁观书
作者:薛绍彭- 《秘阁观书》原文:
-
访古求书二十年,二王真迹几人传。
每寻同好得消息,闻韶忘味心拳拳。
诸家真赝可屈指,缇巾入手分媸妍。
道山东观富奇古,世人想望如云天。
此生尘俗分不到,九重有路来无缘。
岂知司存预符玺,芸台高议开宾筵。
翰林入坐中执法,未容凡吏陪诸仙。
酒阑接武上秘阁,皇居紫禁凌非烟。
晋康法书在宝椟,傍架牙签一一穿。
紫衣黄门许一见,忽开复闭严关键。
右军尽善历代宝,八法独高东晋贤。
宏文旧物印章在,开元小篆朱犹鲜。
草行无穷少真楷,硬黄色净昏麻笺。
凤翥龙翔余复直,烟霏雾结断还连。
溟涨笔力老转剧,临池尚叹张学专。
言奴得法号神俊,逼人体势殊翩翩。
自方家尊聘豪翰,骎骎欲过骅骝前。
崇虚鹅群最真迹,万里古色星日悬。
笔乾墨淡不可搨,拙手添晕难磨湔。
小玺肥书两贞观,每角一字居四边。
南朝妙鉴各题检,怀充在后前僧权。
争妍取势押缝尾,磐石卧虎推满骞。
琅琊世谱今乃识,宝章十代何蝉联。
忠良贼孽无去取,茂宏处仲同一编。
其间楷真特萧散,南平秘法传僧虔。
卷杪题官记年月,方庆疏封在石泉。
当时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传遗篇。
想见举朝推好尚,小钟发论头风痊。
髹奁别贮古杂迹,历代作者堪比肩。
步怀陈人有晋法,伯英汉帖疑吴颠。
诚悬送瓜特枯硬,欧取方险虞劲圆。
虞文发愿乃使用,壮古遒丽功力全。
世间此帖岂有二,孔庙破石人犹怜。
阿武章草五字句,画松分行如直弦。
牝鸡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争蝉娟。
青绫高标卷二十,淳化刻在诸帖先。
仲尼夏禹谢太傅,山涛汉章东晋宣。
体凡格陋漫收掇,一手临写烦雕镌。
二王妙迹半遗落,宝章虞柳俱见捐。
无盐刻画废西子,骐骥不御蹇著鞭。
永熙圣学贵斯事,讨论王著何备员。
百年文物盛于昔,继文真主方御乾。
岩廊道业仰夔禹,太平黼藻宗云渊。
宝书传世久未辑,明时盛事犹缺然。
谁能借辩达聪听,愿求精识重评诠。
收遗去陋再刊勒,鸠工不费数万钱。
嗟哉百卷顷刻过,安得放意徐穷研。
归来欲说急记取,瀛洲回首情悁悁。
心存默想尚可记,以指画被夜不眠。
休论顽仙与才鬼,但得曲掌甘终焉。 - 《秘阁观书》繁体翻译:
-
訪古求書二十年,二王真跡幾人傳。
每尋同好得消息,聞韶忘味心拳拳。
諸傢真贗可屈指,緹巾入手分媸妍。
道山東觀富奇古,世人想望如雲天。
此生塵俗分不到,九重有路來無緣。
豈知司存預符璽,蕓臺高議開賓筵。
翰林入坐中執法,未容凡吏陪諸仙。
酒闌接武上秘閣,皇居紫禁凌非煙。
晉康法書在寶櫝,傍架牙簽一一穿。
紫衣黃門許一見,忽開復閉嚴關鍵。
右軍盡善歷代寶,八法獨高東晉賢。
宏文舊物印章在,開元小篆朱猶鮮。
草行無窮少真楷,硬黃色凈昏麻箋。
鳳翥龍翔餘復直,煙霏霧結斷還連。
溟漲筆力老轉劇,臨池尚嘆張學專。
言奴得法號神俊,逼人體勢殊翩翩。
自方傢尊聘豪翰,駸駸欲過驊騮前。
崇虛鵝群最真跡,萬裡古色星日懸。
筆乾墨淡不可搨,拙手添暈難磨湔。
小璽肥書兩貞觀,每角一字居四邊。
南朝妙鑒各題檢,懷充在後前僧權。
爭妍取勢押縫尾,磐石臥虎推滿騫。
瑯琊世譜今乃識,寶章十代何蟬聯。
忠良賊孽無去取,茂宏處仲同一編。
其間楷真特蕭散,南平秘法傳僧虔。
卷杪題官記年月,方慶疏封在石泉。
當時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傳遺篇。
想見舉朝推好尚,小鐘發論頭風痊。
髹奩別貯古雜跡,歷代作者堪比肩。
步懷陳人有晉法,伯英漢帖疑吳顛。
誠懸送瓜特枯硬,歐取方險虞勁圓。
虞文發願乃使用,壯古遒麗功力全。
世間此帖豈有二,孔廟破石人猶憐。
阿武章草五字句,畫松分行如直弦。
牝雞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爭蟬娟。
青綾高標卷二十,淳化刻在諸帖先。
仲尼夏禹謝太傅,山濤漢章東晉宣。
體凡格陋漫收掇,一手臨寫煩雕鐫。
二王妙跡半遺落,寶章虞柳俱見捐。
無鹽刻畫廢西子,騏驥不禦蹇著鞭。
永熙聖學貴斯事,討論王著何備員。
百年文物盛於昔,繼文真主方禦乾。
巖廊道業仰夔禹,太平黼藻宗雲淵。
寶書傳世久未輯,明時盛事猶缺然。
誰能借辯達聰聽,願求精識重評詮。
收遺去陋再刊勒,鳩工不費數萬錢。
嗟哉百卷頃刻過,安得放意徐窮研。
歸來欲說急記取,瀛洲回首情悁悁。
心存默想尚可記,以指畫被夜不眠。
休論頑仙與才鬼,但得曲掌甘終焉。 - (暂无《秘阁观书》的鉴赏)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秘阁观书》原文,《秘阁观书》翻译,《秘阁观书》赏析出自薛绍彭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忆诗词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egushici.com/chaxun/85495.html
发布于:2016-08-03,热度:℃
关键词
- 「薛绍彭」
薛绍彭的诗词
- 《马伏波事》
- 《论笔砚间物》
- 《经行三首》
- 《皇华》
- 《和米芾越竹纸诗》
- 《和米芾为梁唐不收慰问帖寄诗》
- 《和米芾李公炤家二王以前贴宜倾囊购取寄诗》
- 《和巨济韵》